首页 > 广播
【听竹山】探访堵河之口韩家洲
发布时间: 2019-09-16 17:48 来源: 编辑: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探访堵河之口韩家洲

李 俊

  八百里堵河,发源于神农架大九湖,一路由南向北,冲破千山万壑汇入汉江,汇入之地名叫韩家洲。韩家洲何许模样?小时候只听老人们传说,但终不得一见。关于韩家洲那些神奇而朦胧的传说,在我的心中产生了许多遐想与神往,总想着有机会一定要一睹韩家洲神秘的风采。

暑月初,与友人相约决定探访堵河之口韩家洲。那日清晨我们从郧县的黄龙滩下河,泛舟下堵河口向韩家洲进发,船行一个多小时,河面渐宽,风浪渐大,小船在风浪中飘摇,如风鼓树叶在空中。再行数米,只见一座拱型大桥横跨河口,如同彩虹卧于水面之上,船家指点说:桥下便是堵河口。所谓河口,只是以两旁山势判断,没有明显的水流参照,因为在我们眼前是一片烟波浩淼的水面,汉江自西向东而去,与堵河形成“T”字型,江河相会,水势大增,汇成一片汪洋,几艘大船于江心通过,汽笛回荡,更显大江气魄与豪迈。就在心旌摇荡之际,前方一团黑影逐渐清晰起来,一块从汪洋中兀起的岛屿横亘在我们眼前,远看像一条巨大的鱼静卧江上,我们说像一条鲸鱼,船家则说是一条鲢鱼,不管啥鱼像鱼是无疑的,鱼脊凸凹起伏,头尾分明,腮鳞逼真。这就是传说中的韩家洲。

据郧县志记载:“韩家洲古称堵阳,位于汉水与堵河的交汇之处,因其横挡在庸河(堵河中上游古称庸河)的出口处,造成汉水逆东向西奔流三里的奇观,故改庸河下游段为堵河。韩家洲又名大孤山、九里洲、汉王城、堵阳城,其洲长约9里,山势西高东缓,山高海拔236米。由于其锁汉江、扼堵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韩家洲殷商时为商封子爵麇子国,西周时为周之邦国麇国之地,春秋时麇国曾拒楚与此,麇亡属楚地。汉江成为秦楚界河,韩家洲亦多有战事,朝秦暮楚,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曾屯兵于此,开窑烧砖,筑垒备战,与光武帝刘秀之兵长期鏖战于此。光武帝统一中原定鼎洛阳后,王莽延苓部以汉中为基,与光武帝争战周旋多年;而韩家洲即为延部盘据,战事绵绵。三国时初属刘备后归曹操,十六国时属东晋司马氏,始设堵阳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并裁堵阳入郧乡,至今沿用。”韩家洲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为汉江上游不可多得的一处历史文化厚沉地。上自春秋,下自民国,洲上均能寻到历史的足迹,洲上曾出土过珍贵的战国青铜剑、青铜镜和灰色夹砂硬陶,也出土过明末李自成和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西征的遗物,但出土最多的则是汉代之物,使其具有浓郁的汉文化特征。

背负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我们缓步踏上韩家洲,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原始”,到处林木葱郁、瓜果垂地、野花绽放、鸡犬相闻,星星点点的民居散落在林木丛中,道路皆为土路,民房皆为土墙,在墙脚石岸中随处可见雕有各种图案的古石古砖。来到船家兼向导韩天红的家中,见几个背相机的陌生人闯入,大人小孩很快围了过来,问东问西、看这看那,有的倒水递烟、有得摘来瓜果,相处如同家人,毫无疏远,一下便显现出韩家洲人的热情淳朴。很快向导便请来了洲上的“活神仙”韩朝胜老人,老人今年80岁,是洲上年岁最大辈分最高的人,他风趣的说:这些小辈叫我“活神仙”是盼我早些归天,有我在他们谁也不敢乱来。我在这洲上已经历了6代,从我爷爷算起,现在我已有重孙了,听先辈讲,我们韩家是从唐朝迁到这的,多少年多少代了我也不清楚,反正洲上的男人没有外姓,全都姓韩,所以这地儿才叫韩家洲。我们这洲是块宝地啊!不管下再大的雨、涨再大的水,洲都没被淹过,水涨洲也长啊。我们这儿世代人都靠种地、打鱼、放船为生,土地肥得很,只要撒把种插根棍都能长出粮食和树来,就是在最困难的时期我们这儿也没有饿死人。我们这儿出产水果,家家户户都有水果,这每年光桔子就要拉出去几十万斤,农民的主要收入都靠它。解放时,洲上只有28户人家90多口人,现在有90多户人家,400多口人,旧社会男人大多出去放船为别人赚钱,现在有好多家自己买船,洲上现有20多条船了,每年春节,船都回来了,洲下江上一停就是一长排。

提起汉代名将韩信,韩家洲人格外崇敬,他们自称都是韩信的后裔,并指认洲头最高处大坪上一天然大坟凸便是韩信母亲之墓。在农家吃过午饭,韩朝胜老人便领着我们前去瞻仰韩母墓,在一个方圆几十亩地的大坪中间凸起一个巨大的土坟堆,形如谷垛,上面生长着几棵盆粗的松柏古树,传说韩信领兵打仗经过此地得高人指点:“此乃风水宝地,埋活人,家中日后出皇帝;埋死人,将来成神仙。”韩信便将其母活埋于此。但韩朝胜老人坚决反对这一说法,他说祖人传下的说法是:韩信为占这一宝地,请人描了一幅母亲的画像葬于此。不管怎么说,这土坟堆仍是一个谜,有待后人考证。

离开韩家洲,告别堵河口,心中生出些许的眷恋与崇敬,但更多的是满足,一种圆梦的满足。


1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简介:

李俊,出生1962年1月,竹山融媒体中心干部,资深新闻人。平常爱读书喜摄影,每有趣意亦可欣然忘食也!



朗读者:



郭潇

  《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内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也可录音后并附作者简介投稿QQ:441409997。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